@KTzone » 日常 - 健康資訊 » 港每年12嬰罹患 便秘腸塞可致命 基因異變增巨結腸病風險


2011-8-25 11:59 婉╳婉
港每年12嬰罹患 便秘腸塞可致命 基因異變增巨結腸病風險

綜合報道)(星島日報報道)本港每年平均有十二個嬰兒患有先天性巨結腸病,患者會出現嚴重便秘或腸塞等徵狀,若不切除有問題腸道,足可致命。港大醫學院最新研究發現,若人體內PTCH1及DLL3兩種基因同時發生變異,會增加患先天性巨結腸的風險達二點七八倍,由於此屬遺傳病,可藉測試父母的基因作初步風險評估。

  記者:張聲慧

 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外科學系小兒外科講座教授譚廣亨指出,先天性巨結腸病是一種遺傳病,每三千個亞洲初生嬰兒中,便有一人患有此病。患者會出現嚴重便秘或腸塞,須經外科手術把病變腸道切除,才可存活,但不少患者在接受手術後會出現併發症,如腸道感染或便秘等。

  屬先天性遺傳病

  據醫學經驗反映,若嬰兒在出生後二十四小時仍未排便,便可能患上天性巨結腸病。

  醫學院最新的研究發現,若人體內PTCH1及DLL3兩種基因同時發生變異,會引起膠質神經細胞過早發育,從而增加患該病的風險達二點七八倍。

  須切腸才可存活

  譚解釋,如果膠質神經細胞過早發育,腸道內的神經元細胞便會失衡,「神經幹細胞須按次序分化,若該兩種基因變異,過程便會出現變化,干擾神經系統,導致先天性巨結腸病。」院方早前以老鼠作實驗,拆除其PTCH1基因,最後導致其腸內的神經元細胞發育失衡。

  外科學系助理教授顏秀慧補充,研究結果能讓他們更了解先天性巨結腸病成因,「治療方法的細節仍在研究階段,但知道這兩種基因變異會有影響後,我們便可針對性地作出治療,改善一貫的治療方法。如運用生長激素,以增加患者的神經幹細胞,控制神經幹細胞分化等。」

  或遺傳父母基因

  顏續指,基因變異可能在胎兒發育期間發生,亦可能是遺傳了父母的基因,「我們可憑父母的基因估計嬰兒患病的風險,但不能百分百確定會否患病,要待他出生後才可確定。」

頁: [1]


Powered by Discuz! Archiver 5.5.0  © 2001-2006 Comsenz Inc.